<說三道四> 之七 — 正念與賭博 (下)

February 18th, 2012

上篇和中篇介紹了「正念訓練」的五項元素 , 如何應用到防止病態賭徒復發的事情上呢? 筆者抱有很大的期望。 賭徒一般都有「心癮」,「心癮」難頂, 即是復發的先兆。 如果賭徒不能抗拒「心癮」, 即落入復發期,故「心癮」不離, 即難以真正踏上康復途。

我們先討論一般的「心癮」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

「心癮」就賭而言 , 就是「賭博的慾望」, 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衝動, 賭徒覺得如果不去賭博的話, 就會坐立不安, 心緒不寧。 凡此種種, 相信每個賭徒都會有自己的說法和經歷, 以及個別克服「心癮」的方法。 如果要應用「正念訓練」的話, 大槪可依循五步。

  1. 首先, 當「心癮」, 生起時, 不妨觀察一下這 「心癮」究竟是如何的?

它有形, 還是無形? 它有色, 有味, 有聲, 有畫, 有甚麼特質嗎?  也許你說沒有, 也許你覺得「心癮」生起時, 像一把竊竊私語的聲音。你能夠用任何方法嘗試描述一下它嗎? 請多運用你的五官和想像力, 如果可以的話, 把它的特質寫下來。

(二) 按着, 再看看自己的情緒是如何被「心癮」帶動? 「心癮」起時你是心跳加速? 坐立不安? 手足無措? 抑或自覺內疚, 自責不安? 你是開心? 興奮? 厭惡? 沮喪? 麻木? 還是痛苦呢? 凡此種種, 也請寫下來, 如果不喜歡寫下來的話, 不妨自己小聲講出來。

(三) 到了 「有覺察」的行動這一步, 你看著寫下來的資料, 定定神之後才作出行動。 千萬不要依照本能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要有意識, 清楚自己的所為才作出行動。 這些行動可以是走進馬會, 又或者是拿起一本書, 或出外去跑步。不論是何種行徑, 要有意識, 清楚自己的所為, 不是依照本能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總而言之, 你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四) 對於「走進馬會」 這一有覺察的行動, 你可能會「自責」。 反之, 對於「拿起一本書」的行動你可能會「 暗喜」。  「正念訓練」要求任何批判都不需要, 不作評斷於任何有「覺察」的行動, 即為「正念訓練」 的第四步, 也是筆者認為最不容易的一步, 但是事在人為, 努力嘗試, 多加訓練, 筆者抱有很大的信心。

(五) 如果能不就「自責」或「暗喜」作出評斷的話, 人本身也不會因此有什麼激烈的反應。 情緒不被牽引和羈絆的話,「心癮」即無從生, 即地滅, 是為「正念」。

如果你興趣的話, 坊間有不少書籍可参考, 大家要是能夠瞭解基本的套路, 多加練習, 此法可試 , 筆者也相信其效亦斐。

 

<接四續五> by Edward

「心癮」有兩方面,第一是這行為的相關經驗 (relevant experience or preoccupation),簡單來說,賭徒的「賭癮亅是深是淺,是和他有多少賭博的經驗有關。所以,「賭齡」長則賭癮深。第二是這行為的相關環境 及處境(related environment and situation),例如,一份放在眼前的馬報可以是一個「癮發性」處境;星期三晚上就是一個賭馬的「癮發性」環境。如San所分享,我相信加強個人的正念心就能減弱已往賭博經驗的引發力,也能減弱賭徒對環境及處境的情緒期望。不因「自責」而去追賭,不因「暗喜」而復賭,這是正念心,是康復的路。

San

學歷
現在 -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 (2012)
千禧年代 - 澳洲UNE碩士 (行政及領導學)
九十年代 - 香港大學學士 (文學院)

筆者擁有在職教學和訓練的經驗。 喜愛旅行,深信行萬里路與讀萬卷書同樣重要。 近年對賭徒輔導有一定興趣,希望略盡綿力。



文章“<說三道四> 之七 — 正念與賭博 (下) ”有1篇回應

  1. Avatar Eric Lo 7 July, 2012 @ 10:36 pm

    我好應同你的睇法,因為我現在都係係這個邊緣,我有贏過但亦有輸過!但最近輸得好像你所寫的,好耐都唔去,亦有用過同一樣的方法去轉移自己的心癮但都係難逃一劫!現在我要在從頭來過!

你的回應



好書推介


問題賭博互助自強手冊

文章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