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到中心求助的賭徒家人,聽過一個一個的故事後,都令人心裡沈重,故事的過程雖然不會一樣,但他們的心情都不離失信、被出賣、失去安全感、懼怕、憤怒、壓力、焦累與抑鬱。
當家人‘幫’賭徒一次又一次的償還賭債,家人都相信這樣 ‘幫’ 他就能維持大家以往的關係,家人都是抱著‘家羞不外傳’的心態,不向朋友親戚求助而勇敢地按了一個求助熱線電話向中心求助,希望可以找人傾訴自己心底苦澀。
“當我認識啊榮的時候,他是如何的關心我,逗我開心,能夠把禮物放在當眼處,令我感到十分貼心。他以前有賭,但沒現這麼嚴重,起碼結婚以前,我沒有這個負擔."
“我現在是對人歡笑,背人愁,朋友都以為我是幸福少奶奶。。。我不能問家人、朋友借。。。追數的都上門了,房租也沒交兩個月。。。我的積蓄都給他還了債,他用盡種種的威迫,感情的交換,我難道不幫他嗎?”
“輸了回家拿兒子的功課發脾氣。。。兒子都怕他了。。。我要由半職轉到全職,也要為自己打算,為兒子打算。。。我真想離婚,但兒子如何面對,我怎面對朋友、家人。。。?”
“我有時真的很怕回家。。。怕回家她( a female gambler ?) 又向我索錢。。。有一次,我怕得要在外面蹓躂了一個晚上。。。”
以上賭徒家人的自述都凸顯了他們的遭遇,我很感受到他們很多錯中複雜、抖纏不清的心情。亦看到他們因太關注賭徒的狀況而面對了一次又一次無形的精神與身體的’虐待’ ,但竟然都能一一逆來順受,為的是要維持一段關係。 但真的可以嗎?
在輔導家人的過程中,我們要幫助家人提高醒覺,不帶幻想地去面對家有賭徒的現實。我們強調接受現實並不代表容許它繼續傷害自己,繼續傷害無辜的家人;家人是需要提高對賭博行為的認知 ,改變自己才能把自己從困境中抽離,最重要的改變就是先愛惜自己。
加油甘句:
“我們不能夠改變所發生的事情,但可以改變事情給我們做成的衝激。”( 莎提爾)